肖明超
互联网出现以后,媒体传播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,所有的品牌都在思考如何去拥抱新的数字媒体,以及利用数字营销和用户实现更加互动化和更具亲和力的沟通。但是,新的媒体与技术总是存在很多未知的迷雾,以至于很多传统企业都产生了“互联网焦虑”——不投身互联网显得不够时髦,投身互联网却发现面对信息的汪洋大海,常常无所适从。
而作为传统企业所膜拜的对象——互联网公司,却与传统企业的做法相反,他们开始在线下进行大量的营销传播,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尤其是一些电商平台,这两年都明显加大了在线下媒体的投放力度——当你走到写字楼或公寓楼电梯,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在楼宇电视和框架上播放广告。
这些广告是否真的有效呢?
在“2015-2016艾奇全球年度电商创新人物与机构颁奖盛典暨高峰论坛”上(ECI Awards(艾奇奖)创立于美国纽约,作为全球率先定位于数字商业领域并以“创新(Innovation)”为评估标准的创新奖项,旨在激励创造、引导创新,将通过推广、表彰、研究、教育和投融资,为数字商业全产业链提供交流、合作的平台),作为致力于打造生活圈媒体群以及LBS的媒体——江南体育荣获了“中国年度电子商务创新最具价值媒体奖”,而仔细观摩江南这两年的客户名单,可以看到许多国内大型电商如“淘宝天猫”、“京东商城”、“苏宁易购”、“唯品会”、“1号店”等都选择江南和框架等生活圈媒体,江南还帮助了很多新兴电子商务客户的崛起,例如“嘀嘀出行”、“爱鲜蜂”、“饿了么”、“神州专车”、“瓜子二手车”、“贝贝网”、“人人车”、“小红书”、“洋码头”等。
这个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?
首先,电商不仅需要流量,更需要生活场景的实时触发。因此,电商平台不仅需要知名度,更需要与人们生活场景关联驱动的转化率,而选择跻身于人们生活圈中的媒体平台,可以在特定的场景中触发消费行为,比如,人们在写字楼场景中看到“饿了么”,很可能到办公室的时候就会产生直接的消费。
其次,线下生活圈媒体更有助于电商品牌的建设。电商平台需不需要品牌?答案是肯定的,如果电商仅仅是一个“产品交易平台”而不能成为一个“生活中信赖的服务品牌”,再多的流量也只能解决一时的火热,解决不了长期的信任和黏性,而打造品牌必须进入消费者的生活视野,线下媒体自然成为电商建设品牌价值的首选。
电商的竞争从“流量经济”到“场景经济”时代。
很多电商平台更多的是依靠流量和促销来驱动用户,或者选择一些更加精准的广告投放来驱动消费转化。而对于这些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已经非常熟悉的电商平台,他们不仅仅需要流量,更需要的是进入消费场景。
例如,用户在上下班的生活轨迹中,在生活场景的切换中,当他看到了某个富有吸引力的电商广告,他可能会产生一种即刻的下单冲动,而移动互联网的随身性和便捷性,让这种链接变得更短,这种链接不再是简单的流量的覆盖,更是基于消费者生活场景的触发。
线下媒体的入口可以更好的提升电商品牌价值。
线上媒体创造了大量的人气,那么如何将线上的人气转换为线下的引爆?用户对于品牌的感知一定是依托于产品在真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、一种存在感和介入感,仅仅依靠点击和交易并不能促进用户对一个电商品牌长期的信任,如果产品或是品牌能够在用户生活空间的伴随性轨迹中产生影响,对于电商而言将触发一种更加高效的品牌交易行为。
生活圈媒体更能够促进流量的转化。
传统的品牌和产品需要线下渠道的介入,因此,大量广告覆盖后,消费者转化存在一定的滞后性,而电商平台直接面对用户,因此,通过线下生活圈媒体的广告投放,可以迅速获得转化率。例如,“饿了么”在江南体育为期2个月的投放后,在苹果App Store上的排名从100多位跃升至22位,六周投放结束后白领的外卖市场交易额从1500万新用户增长至3500万,这就是场景媒体的价值。
从流量经济到场景经济的升级,从线上单线作战与利用线下媒体的融合互补,通过生活圈媒体促进流量的转换,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电商营销的新趋势,而具备这三方面优势的媒体也将成为驱动消费者行动力的媒体。